到香港的第一站是「中環」,但首要任務不是Shopping,而是尋找美食,香港的美食也是出了名的有名,光是排定每天要吃的東西就很頭痛,因為太多想要吃的啦~~
「檀島咖啡」是人人推薦的名店,既然如此就一定要去看看囉!免得心裡留下遺憾
開業近年個世紀的「檀島咖啡」,聽說總讓香港人自然而然想起「蛋塔、咖啡」,所以我們在那裡也沒有思考太久,直接就來四份蛋塔、3杯檀島凍咖啡、1杯鴛鴦。
上菜速度很快,但在這裡鬧了一個小笑話,一直以為桌上的小杯子是讓我們喝的,結果後來聽了萍萍說才知道,那是讓我們洗餐具的,但我們好像有三位都喝了 哎唷............香港文化很不樣耶!
而且服務人員知道我們是台灣人,送咖啡來的時候,還說了一句「ㄎㄚB」,台語發音都真準呢!但萍萍卻聽成「港幣」
咖啡是從開店到現在配方都未曾換過,保留傳統美味。
香港的咖啡和奶茶我們真的喝的很不習慣,聽說香港茶餐廳的咖啡都超濃,總帶了點酸味,建議點凍咖啡或鴛鴦比較吃的慣,不過我照建議點了凍咖啡,我還是不喜歡,這時不免還是要驕傲說出台灣的珍珠奶茶、麥味登的奶茶真的好好喝!!!
雖然咖啡讓我們失望,但是蛋塔卻是無敵好吃,不輸給澳門的安德魯蛋塔,這裡的酥皮蛋塔特別香滑酥脆,有別澳門蛋塔邊邊的焦糖味,顯得較為不膩,大家直呼好吃
咬一口就會發現內陷多麼的滑潤,很想再來一個,但想到後面還有好多家想吃的餐廳在排隊,就覺得要忍一下啦~~
香港的點菜單都好厲害唷!只有寫數字,誰知道要上什麼呀!!他們的服務人員都記到腦子裡耶,記性超好,那上面的數字代表是什麼意思呢??
這時不免還是要稱讚老哥的智慧,馬上就可以解答出來,上面代表的是商品的金額合計,飲料一杯是18元,總共點了4杯,分兩排書寫分別為36,下面的24是指4個蛋塔*HK$ 6=24。
厲不厲害呀!??
但也發現香港的美食有夠貴耶!!!這樣四個人花了HK$96,約等於台幣403元,平均一個花了100元,貴不貴???
而且這裡的飲料凍飲和熱飲的價格也有差呢!這一點很不習慣耶~~
♛檀島咖啡:中環士丹利街33號,可從中環地鐵站D出口走過去;在灣仔軒尼詩道176~178號也有分店
發現香港設計很週全,因為在這裡逛街實在很容易「鐵腿」,因此,處處幾乎都有電梯設計,地鐵的站與站相連就有多處的自動電梯,讓你在走路都可以很輕鬆。
在中環更有一座全長達800公尺的「半山自動扶梯」,垂直差距為135公尺,是世界上最長的戶外電梯,搭完全程需花費20min喔~
系統在早上及下午繁忙時間會向不同方向行走:
1.下行方向運行時間為上午 6:00 至上午 10:00
2.上行方向運行時間為上午 10:00 至午夜,免費使用
千萬要記得時間呀~不然錯過時間,可是要自己爬樓梯的喔!
根據 2008 年的統計,該系統每日約有 81,000 人次使用,當天我們遊玩的時候也是人多到爆的狀況~
由山下到半山,沿線街道依次為:
其實我們才搭一下就要下樓,因為我們第二個目的地要到聽說是全香港最好喝的奶茶之一「蘭芳園」!
於是就從結志街下樓囉!
一下樓就可以立即看到這家名店!
當然也會發現不下觀光客在店門口猛拍照
我比較好奇的是門口的小板凳,還特別架高,而且還滿多人等著坐耶!怪怪的
蘭芳園以「絲襪奶茶」出名
Q:什麼叫做「絲襪奶茶」?
旅遊書和維基百科的分析不太一樣.............誰才是正確呢?
A1:旅遊書的解釋指將數種茶葉放進絲襪裡,再用絲襪過濾茶葉,使奶茶喝起來更香滑好喝而得名。
A2:維基百科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7%B5%B2%E8%A5%AA%E5%A5%B6%E8%8C%B6
絲襪奶茶是具香港特色的一種奶茶,是香港人日常下午茶(和早餐)常見的飲品。基本上,在香港茶餐廳供應的奶茶都是用「絲襪奶茶」的方式泡製。
源流自英國開始在香港的殖民統治,英國人就把「下午茶」這個概念帶到香港。和一般華人在早上喝茶的習慣不同:西方人習慣在下午三時左右,午飯至下班中間的一段時間,享受西茶之餘,再佐以西點。由於錫蘭出產的紅茶味道較好而價錢又便宜,所以錫蘭紅茶在香港十分流行。西方人喝茶習慣加淡奶和糖,使茶入口更香更滑,這也成為了香港奶茶的基本。
製法所謂「絲襪奶茶」,是指沖出來的奶茶顏色像絲襪那樣。把煮好的錫蘭紅茶用一個疑似尼龍網的棉線網先行過濾,作用除了濾走茶渣以外,也使紅茶更香滑,然後再加入奶和糖。傳統的港式絲襪奶茶以三花奶水加入泡好的錫蘭紅茶。後來原創人(蘭芳園茶餐廳林木河先生)使用特製白布袋,但現在大部分人都會用一個棉紗網鑲在一個金屬框架內。由於此棉紗網染上奶茶色跟絲襪相似,加上經奶茶浸泡的尼龍網顏色與絲襪非常接近,並不是以絲襪做為濾網來過濾的。
用來沖奶茶的錫蘭紅茶分為粗茶和幼茶兩種,餐廳透過控制粗幼茶的份量,就能改變沖出來的奶茶的香味、色澤及濃度。先把錫蘭紅茶放入尼龍網內,然後把網浸入巨型水煲內,並用鉤把網鉤在水煲的邊沿。把茶燜在茶煲內數分鐘後(稱為焗茶),把茶倒出到另一茶壺內,來回倒數次(稱為撞茶)。最後倒進已放入淡奶的杯內。
兩種版本真的不一樣耶!!!我看只有問老闆才知道吧~
50年老字號的絲襪靚奶茶,我好失望喔~
這一杯看起來不怎樣奶茶,卻要HK$13=NT$55
幸好我們是四人點一杯來試試,結果不加糖我們覺得很不好喝,加了糖之後稍微比較順口,但這樣的價格說真的,體驗一次就夠了!
畢竟有人說沒喝過蘭芳園的絲襪奶茶不算到過香港!!
蘭芳園的服務人員的親切度很高,我們四個人在輪流喝奶茶和拍照,先生還在旁邊直說沒加糖的苦的..........
我還和閒聊了一下,還直問旁邊比較大間的蘭芳園也是同一個老闆嗎?
得到的答案是生意太好了,才在旁邊再開一間呀~真厲害呀!!
♛蘭芳園:中環結志街2號,可從中環地鐵站D2出口走到
接下來要到另一家有名的「泰昌餅家」,蘭芳園的親切先生,直接和我們報路,路口右拐就到了
維基百科的資訊相當豐富,隨手就可以找到香港名家訊息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B3%B0%E6%98%8C%E9%A4%85%E5%AE%B6
泰昌餅家(Tai Cheong Bakery),是香港一家傳統餅店,位於香港島中環擺花街蘇豪區內,以蛋撻馳名。
泰昌餅家於1954年開業,現時東主是歐陽天閏。泰昌餅家最馳名的食品包括蛋撻、沙翁與菠蘿包等,全部以傳統方法人手製造,與現時香港普遍餅店採用機製方式生產相比,除了更有特色,也多了一點點人情味。
不過我來這裡的目的不是為了蛋撻,因為在檀島咖啡就已經吃過了,結果我們選擇了曾未吃過的「沙翁」
這個就是沙翁,口感很像是雙胞胎加餡,不過我們吃過都覺得很普通
包的內容物其實很像是沒有味道的卡士達,若是重口味的人應該會不喜歡這個點心
沙翁在維基百科的介紹也很詳細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zh-hk/%E6%B2%99%E7%BF%81
沙翁是香港特色甜食之一,使用雞蛋、牛油及麵粉的麵團炸起後沾上砂糖而成。名稱來自法國的甜品沙巴翁(sabayon),它把糖塗放於其表面進食,但沙巴翁可夾着鮮果粒共食,例如草莓等,而沙翁則不加鮮果粒,但美味鬆軟,故取沙巴翁之名,命名為沙翁。
沙翁表面脆口,內裏鬆化,而且蛋味香濃,深受香港人喜愛。因此,昔日這款食品與蛋撻齊名,在香港很多酒樓和茶餐廳供應。但到了現在,不同於仍然普遍有售的蛋撻,沙翁還未絕跡,現在僅於少數舊式餅家,例如泰昌餅家有售。
另外快要失傳的香蕉糕也是旅遊書介紹,而且價格也不算太貴,口感很像台灣的香蕉飴再稍微硬一點點,但香蕉味不太濃厚,很多人都吃不太出來
♛泰昌餅家:總店位於中環擺花街35號地下
在泰昌餅家對面有一家叫「ANTIQUE」的店,許多人也推薦在這裡享用下午茶,下回若是時間較長,可以考慮安排愜意的午茶時光吧!